成果簡介: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汽車和文通行業得到大力發展并成為支柱產業之一,輪胎子午線的研發和生產開始得到重視,且子午線輪胎被加入到了國家重點發展項目。鋼簾線是子午線輪胎的骨架材料,最早鋼簾線由法國米其林Michelin公司于1946年首創,英國于1949年開始由鄧洛普公司生產:日本在1964年一1968年間由東京制繩等公司生產。我國簾線鋼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產品種類少且規格偏于降舊,經過多年發展,盡管國內簾線鋼的產量已經大幅度提升,但大部分鋼廠在質量上與國外的同等級產品相比較仍然有著一定的差距,還達不到大批量生產高檔級簾線鋼的質量要求。 鋼簾線主要用于各類輪眙、傳送帶、調速帶和高壓膠管等部位,承受較大的重量和劇烈的沖擊,彎曲、扭轉等性能,是線材制品中高技術含量品種,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盤條從φ5.5mm開始拉拔減至0.15〜0.38mm的鋼絲,總而縮率達到99-107%;鋼絲長度最大增至原來的1345倍,接近拉拔工藝的極限,經高速雙捻機合股成線,承受扭轉、彎曲和拉伸等一系列變化,一般要求100km斷絲不超過一次。研究表明鋼水純凈度,鋼中夾雜物對簾線鋼盤條冷加工時的塑性均勻性影響較大。因此提升進一步提高鋼水的純凈度,減少鋼中的夾雜物,從而避免在冷拔以及捻股時發生斷裂已經成為國內研究的重點方向。 該項目旨在提升簾線鋼潔凈度、改善盤條心部組織、提高盤條力學性能的穩定性以及氧化鐵皮機械剝離性能研究與改善。先后與武漢科技大學、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北京科技大學開展三次產學研合作。項目于2014年啟動,先后研發了簾線鋼盤條潔凈鋼生產工藝,簾線鋼專用鐵水、純凈廢鋼、低鋁低鈦合金、專用耐材、低堿度精煉渣等工藝來提高鋼的潔凈度:KR脫硫、轉爐雙渣法操作達到低硫、低磷控制技術;連鑄過程低熱度澆注、連鑄強冷工藝、電磁攪拌等技術,有效控制鋼坯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軋鋼通過優化加熱爐參數,采用高溫加熱進一步彌補輕微編析缺陷,結合斯太爾摩控冷工藝有效控制盤條心部網碳。2016年YLX70A、YLX80A盤條已經初具規模,2018年開始研制出口鉻合金化簾線鋼盤條,目前YLX70A系列、YLX80A系列盤條年產量接近10萬噸,其中國內銷售量約占80%,出口銷量約占20%,已經成為江蘇、山東、湖北、河南等地區的鋼簾線用盤條供應商,出口國家主要為日本、韓國等。 高潔凈度低斷絲率簾線鋼的成功研發,降低了制造成本,減少了輪胎鋼絲的用量,節約了能量資源,加速冶金行業的提檔升級,提升我國簾線鋼的國際市場占有率。